如何分辨牛樟芝優劣、真偽
首頁> 認識牛樟芝 > 如何分辨牛樟芝優劣、真偽
近日來調查發現,市場上充斥許多號稱『 段木子實體牛樟芝 』,但其為『 真正的牛樟木 』還是『 非牛樟木 』並沒有講清楚,某些業者,為商業利益,在銷售上做錯誤性比較混淆蒙騙消費者,誤導社會大眾購買方向,其原料根本為『 非牛樟木 』培育的牛樟菇子實體!!
依不同的條件與培育方式,將使菇體牛樟芝的活性相差10~20倍以上,如何辨識上等的牛樟菇呢?
- 多層狀塔菇 (粒菇) (站菇) (層菇) > 厚片肉菇 > 薄片肉菇 > 薄片菇 ≒ 泡泡菇 > 菌膜
- 菇體斷面扎實 (用手捏扎實較無彈性) > 菇體斷面鬆散 (用手捏如海綿鬆軟有彈性)
- 菇體斷面有斷層結構狀 (二次代謝產物豐富) > 菇體斷面無斷層結構狀 (恆溫培育)
- 菇體側邊有硬化木質層結構狀 (二次代謝產物豐富、高年份山區野生環境生長才有) > 菇體側邊無硬化木質層結構狀
- 菇體表面有明顯菌孔 > 菇體表面菌孔不完整
正牛樟段木培育牛樟芝 ( 生 鮮 ) | 正牛樟段木培育牛樟芝 ( 乾 燥 ) |
---|---|
山區環境培育優質層菇,菇體扎實,菇體側邊有硬化木質層結構狀 | 山區環境培育優質層菇,菇體扎實,菇體側邊有硬化木質層結構狀 |
香杉芝染色偽造的山寨菇
- 另有香杉芝染色偽造的山寨菇:可用面紙擦拭生鮮含水氣的菇體,若面紙有沾染顏色,即為偽造的山寨牛樟菇(香杉芝染色)。
- 偽造的山寨牛樟菇(香杉芝)外觀不易辨識,另可聞味道,若沒有牛樟芝之香氣,且夾有杉木味,則不要購買。
香杉芝 ( 未染色 ) | 香杉芝 ( 未染色 ) -- 台灣新聞網翻拍 |
---|---|
非牛樟木牛樟菇
- 菇體背面如有夾雜木料,可嘗其味道,如有辛辣味、杉木味、嗆辣味,即為非牛樟木培育的牛樟菇。
- 真正的牛樟樹段木通常都是百年以上樹齡,培育的牛樟芝菇體不會有年輪痕跡,若菇體背面可看到木材的年輪痕跡即為樹齡小的木材培育,通常為非牛樟木培育的菇體(如下圖)。
- 菇體多為薄片肉菇、薄片、泡泡菇、菌膜,味道苦中帶辛辣味,或有杉木味。
- 菇體飽和度差,有點脫水狀(如下圖)。
強 調 | 在此並不是要教您不要買『 非牛樟木牛樟菇 』,只是買的時候不要以當它為『 正牛樟木牛樟菇 』,但買到的卻是『 非牛樟木牛樟菇 』。 |
---|
非牛樟木培育牛樟芝 | 非牛樟木培育牛樟芝 |
---|---|
菇體飽和度差,有點脫水狀 | 菇體飽和度差,有點脫水狀 |
非牛樟木培育牛樟芝 | 非牛樟木培育牛樟芝 |
菇體飽和度差,有點脫水狀 | 背後可見明顯段木年輪痕跡 |
非牛樟木培育牛樟芝 ( 乾 燥 ) | 非牛樟木培育牛樟芝 ( 乾 燥 ) |
菌孔不完整 | 背後可見明顯段木年輪痕跡 |
非牛樟木培育牛樟芝 ( 乾 燥 ) | 非牛樟木培育牛樟芝 ( 乾 燥 ) |
菌孔不完整 | 背後可見明顯段木年輪痕跡 |
(但不能做唯一標準)
- 產品要達到最佳的機能 ,不同的牛樟菇有大不同的食用量,可詢問其加強食用時,最高用量每天幾公克。
- 高年份牛樟菇比低年份牛樟菇有更強的活性,只需較少的食用量即可發揮更佳機能。
- 高年份的『 生鮮牛樟菇 』每天食用1公克以下,機能就已經很強,最高用量一天不需超過2公克。
- 低年份牛樟菇、非牛樟木牛樟菇則要較高食用量才能達到保健需求,甚至較高食用量還達不到所需保健需求。
- 若『 生鮮的牛樟菇 』加強食用時,最高用量需超過2公克以上的產品,通常為低年份牛樟菇或非牛樟木牛樟菇。
- 若是膠囊:依每粒膠囊實際牛樟芝含量( g ) × 3.3 ( 換算成生鮮倍數 ) × 每日最高用量粒數 × 濃縮倍數,則知道其 『 生鮮牛樟菇 』 的食用量一天多少公克。
例:每粒膠囊含350mg,一天最高用4粒,乾燥磨粉無濃縮。
公式: 0.35 ( 每粒0.35g ) × 3.3 ( 換算成生鮮倍數) × 4 ( 最高用4粒 ) × 1 ( 無濃縮 ) = 4.62公克 ( 生鮮牛樟菇的每天食用量 )
備 註 | 菇體研磨的乾燥粉末,要乘以3 ~ 3.6 ( 平均3.3 ) 才是等於生鮮子實體的食用量。 1兩乾燥牛樟芝 ( 37.5公克 ) = 3兩 ~ 3.6兩生鮮牛樟芝冷凍乾燥而來。 |
---|
『 子實體牛樟芝 』不同年份之規格,其價格皆不同,故若是業者強調『 野生牛樟芝 』、『 椴木子實體牛樟芝 』,只要換算價格是否合理,若其價格偏低到不合理,均要懷疑為『 非牛樟木子實體 』,若是『 膠囊 』產品,也可能是『 菌膜 』、及『 固態培養 』、『 菌絲體 』等原料混充。